项目名称:天津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案例及实践路径研究
项目类别:一般项目
项目主持人:
唐卓,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项目介绍
一、研究思路
本课题以天津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案例及实践路径研究为主线,按照“研究背景与意义→天津红色资源建设发展现状及育人价值分析→天津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现状分析→天津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经典案例解析→天津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路径分析”的基本思路,探讨天津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作用机制及调适思路。
二、研究内容
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积累的优质资源,承载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是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但目前学界并未很好地将红色文化资源育人作为一种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且学术界的研究也呈现碎片化的态势。深挖天津红色资源、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讲好红色故事,创新传播方式,弘扬红色文化,既是对革命先烈的一种敬畏,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职责。
2.天津红色资源建设发展现状及育人价值分析
天津是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最早建立党的地方组织的地区之一,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且多元。天津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许多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发生在天津,许多重要人物成长生活在天津,天津革命遗址具有独特历史地位和丰富思想内涵。本课题将调研天津红色文化资源建设发展现状,并且对天津红色资源的育人价值进行调研,以期为充分利用天津本地红色资源育人打下现实基础。
3.天津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现状分析
天津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需要,又是实现思政课教学目标和提高思政课教学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红色文化育人理念的有益尝试。本课题将通过层级问卷法和访谈法,围绕教师认识、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语言、传播载体和考核机制展开分析,讨论当前天津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
4.搜集撰写天津红色资源能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经典案例
本部分将讨论各门思政课中天津红色文化资源与其有机结合的契合点,分析整体规划和具体分解的可行性,讨论撰写教学重点、红色资源选用和学生兴趣点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方案。在此基础上,还将讨论实践教学方案与多种实践教学形式(如案例教学、研究实践、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和基地教育)之间的关系,以期实现天津红色文化资源实践教学形式的精准化和有效性。
5.探索天津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践路径。
本课题将探索天津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有效路径。包括天津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方式、天津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及方法、天津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方式方法等等内容。注重从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来考察学生天津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理解与认同。加强对天津红色资源育人效果的分析与诊断,及时调整和完善各种教学方式。
三、研究重点
1.红色资源育人视域下天津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目标优化与过程控制。根据教学重点、社会热点和学生兴趣点设计天津红色资源思政课实践教学方案,确保实践教学各个环节落实、落细和落小。
2.在理论支撑、现状考察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红色资源育人视域下天津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立评价标准和推广模式。
四、主要创新点
1.学术思想的创新
目前针对天津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尚未有系统性和针对性的研究成果,因而,选题本身具有较强的开拓性和前瞻性。本课题先从目前天津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入手,再从红色资源实践育人视角分析天津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的理念、环境、目标、话语、载体和评价,并注重通过个案研究来检验理论模型,体现了较强的理论自觉和现实关怀。
2.学术观点的创新
本课题不再局限于天津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理论阐释和宏观建构,而是从实践育人视角讨论天津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实际运作、机制保障以及评价标准,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研究方法的创新
本课题充分运用调查法、案例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对天津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进行一个立体、多维、全面的透视,注重理论与实践、宏观与微观、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分析问题更形象、更直观、更具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