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评建知识
当前位置: 首页>>评建知识>>正文
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知识要点
2023-10-30 17:17  
前言  

 


 
2021年1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教督 {2021}1号),启动新一轮审核评估。      
启动实施新一轮审核评估,是落实党中央教育评价改革要求、抓实人才培养质量“最后一公里”的内在需求,是主动适应高等教育转段发展需求,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加快形成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和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为便于全院师生深入了解和熟悉审核评估的实质内涵,准确理解与掌握审核评估的规范要求,本期主要介绍审核评估知识要点。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发扬优良传统,积极主动作为,以最优状态投入到迎评工作中,为全面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下面,就和电小工一起认真学习一下叭!      

一、审核评估基本问题


     

     

     

     

     

     

     

     

1.新一轮审核评估的制度理念的“新16字方针”是什么?

     














     


 “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


2.新一轮审核评估的制度理念的“五个度”是什么?

     

     


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社会需求的适应度,师资和条件的保障度,质量保障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


3.新一轮审核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哪些?

         














       


办学方向与本科地位、培养过程、教学资源与利用、教师队伍、学生发展、质量保障、教学成效。


         

4.新一轮审核评估监督的高校办学“红线”“底线”问题是什么?

         

       


在定性指标中,通过增设对教师、学生出现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等负面问题能否及时发现和妥当处置,教材选用工作出现负面问题的处理情况等方面的立德树人“负面清单”,关注高校办学“红线”。

在定量指标中,通过设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基本办学条件、学生发展与支持服务方面的要求等“统一必选项”,列出了办学“底线”标准,其中第一类评估16个,第二类评估17个。

对于突破办学规范和办学条件底线等问题突出的高校,教育部和有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将采取约谈负责人、减少招生计划、限制新增本科专业备案等问责措施。        


5.新一轮审核评估工作程序有哪些?                          

           
           














           

新一轮审核评估工作程序包括以下六个部分:

1)评估申请。高校需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包括选择评估类型和评估时间。

2)学校自评。高校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审核评估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主体责任,按要求参加评估培训,评估重点内容和指标体系,结合实际和上一轮评估整改情况,制订工作方案,全面深入开展自评工作,形成《自评报告》并公示。

3)专家评审。评估专家统一从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库中产生,人数为15—21人。采取审阅材料、听课看课、线上访谈、明察暗访等方式进行线上评估,在全面考察的基础上,提出需要入校深入考察的存疑问题,形成专家个人线上评估意见。专家组组长根据线上评估情况,确定5—9位入校评估专家,在2—4天内重点考察线上评估提出的存疑问题。综合线上评估和入校评估总体情况,制订问题清单,形成写实性《审核评估报告》。

4)反馈结论。教育部和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分别负责审议《审核评估报告》,通过后作为评估结论反馈高校,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开。

5)限期整改。高校应在评估结论反馈30日内,制订并提交《整改方案》。原则上,高校需在两年内完成整改并提交《整改报告》。

6)督导复查。教育部和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以随机抽查的方式,对高校整改情况进行督导复查。


             

6.新一轮审核评估中的“1+3+3”报告是什么?

           

           


1+3+3”报告是指:

   1份《自评报告》;

3份过程性(教学)报告《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分析报告》《在校生学习体验调查报告》《教师教学体验调查报告》;

3份结果性(就业)报告《本科生就业数据分析报告》《本科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用人单位跟踪调查报告》。

             

7.本轮审核评估我校选择的评估类别是什么?

           














           


我校选择的评估类别为第二类第一种,即“以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要方向的高校”,第二类第一种适用于已参加过上轮审核评估,重点以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要方向的普通本科高校。


             

8.线上评估与入校评估哪些环节与学生有关?

           

           


专家线上评估自2023年11月20日开始,评估时间为2-4周。线上评估开始后,专家主要进行材料研读,线上调阅材料、在线访谈座谈、听课看课等。参评学校根据专家评估工作需要提供相关材料,落实访谈座谈、听课看课安排,组织相关师生按时参加访谈座谈。

入校评估时间为2—4天,入校评估期间,参评学校根据专家评估考察任务,配合做好听课、访谈、调阅等安排,与专家组商定是否召开专家意见交流会(最后一天)。


             

9.审核评估专家常用的考察方法有哪些?

           














           


深度访谈(座谈)、随机听课看课、校内外走访考察、文卷审阅、问题诊断、沟通交流等。


             

10.学生应该以何种精神面貌迎接评估?

           

           


精神饱满,举止得体;言语文明,遵规守纪。

待人礼貌,尊师爱生;上课认真,勤做笔记。

珍惜粮食,拒绝浪费;爱护环境,低碳出行。

积极锻炼,按时作息;严格自律,诚实守信。


             

11.参加访谈、座谈会可能涉及的问题?(供参考)

           














           


学业投入类:

例:你已学过的主要专业课有哪些?对于课程的设置安排是否满意?

例:你的课内、课外学习时间是如何分配的?

例:你和同学们的学习互动情况如何?

例:你和授课老师课下交流的频次如何?

教育体验类:

例:你对学校思想政治课的满意度如何?

例:你对授课老师教学方式的满意度如何?

例:你是否参加过学校的社团活动?(或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活动、国际交流活动等)

教师评价类:

例:你对教师的师德师风、教学水平、实践经验是否满意?

例:授课老师是否向你详细解释了所学课程的目标和要求?

资源与服务支持类:

例:你参加过校内的学术讲座报告吗?

例:你接受过哪些指导服务?(辅导员、学业导师、心理咨询、职业生涯规划、家庭经济困难资助等)


             

12.为什么说学生是审核评估的最大受益者?

           

           


新一轮审核评估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参评学校通过评建改工作,从教学经费投入、教学资源调配、校园环境改善等方面,进一步筑牢本科教育教学中心地位,全面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能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校史校情基本问题


     

     

     

     

     

     

     

     

1.学校的校训是什么?

     

     


   志存高远,责任为先。      
     


2.江西理工大学得名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1958年江西冶金学院,1988年南方冶金学院,2004年江西理工大学。      
       

3.学校具备本科、硕士、博士教育资格的时间分别是?

       














     


1958年开办本科教育,1980年开始硕士研究生教育,2013年开始博士研究生教育。        
     


       

4.学校办学布局情况?有几个教学学院?

       

     


学校在赣州、南昌两地办学,共设有红旗校区(赣州)、三江校区(赣州)、黄金校区(赣州)、南昌校区等4个校区。         有23个教学学院。      
       

5.学校的校歌是?

       














     


《我们从这里启航》。


       

6.学校的现任领导是?

       

     


 党委书记:杨斌;校长:温和瑞。      


       

7.学校现有多少教职工?有多少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学校有教职工2000余人,有全日制本科生2.5万余人,有研究生5000余人。


8.学校现有多少个学科门类?学校一级学科硕士点有几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有哪两个?


     


学科门类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为冶金工程、矿业工程。


9.学校入选江西省重中之重的突击学科是哪个?入选江西省“双一流”建设学科有哪几个?进入全球前一百的软科一流学科有?














     


突击学科:冶金工程;

江西省“双一流”建设学科:冶金工程、矿业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进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学科矿业工程(全球前100)、冶金工程、化学工程。


       

10.学校ESI全球排名前5‰的学科是?

       

     


材料科学、工程科学、化学。


       

11.学校与国外哪所大学共建孔子学院?

       














     


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学


       

12.学校培养的人才类型是什么?学校人才培养具备的三实特质指的是什么?

       

     


以学术型为主;江理学生         三实特质                 为人诚实、基础扎实、工作踏实。      


       

13.学校的“三优先”“三满意”工作原则和工作要求具体是什么?

       














     


学校坚持“教学优先,教师优先,学生优先”的工作原则和“教学满意,教师满意,学生满意”的工作要求。      


       

14.学校的优秀校友有哪些?

       

     

见下表(部分)

类型

校友姓名

工作单位

荣誉/职务

杰出政界校友

郭声琨

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央书记处、中央政法委员会、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

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原书记,中央政法委员会原书记,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第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八届、十九届中央委员

徐乐江

中央统战部,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

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正部长级)

林 武

山东省委、山东省人大常委会

第二十届中央委员,山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中共十九大代表、二十大代表,十届、十一届、十三届、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熊维平

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监事会

主席、中共第十八届中央纪委委员、国资委党委巡视组组长

李德水

国家统计局

原局长

杰出学界校友

赖远明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王运敏

中国中钢集团科技创新委员会,金属矿山安全与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工程院院士,主任、首席科学家,主任

杨春和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第九届中国工程院光华工程技术奖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博士生导师

杰出商界校友

龙子平

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原党委书记、董事长

钟崇武

方大特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原方大特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南昌钢铁董事长,“江西省首届绿色经济人物”“中国品牌年度创新人物”“江西省优秀企业家”

刘瑞平

中铝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色十二冶金建设有限公司

中铝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色十二冶金建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裁、执行董事

彭发福

格特拉克(江西)传动系统有限公司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公司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省优秀共产党员,领班

杰出运动员校友

钟齐鑫

国家攀岩队

国家攀岩队队长、世界冠军

何翠莲

宁波体工大队

国家攀岩队队员、世界冠军、教练员

何翠芳

成都体育学院

国家攀岩队队员、世界冠军、教师


       

15.学校的办学思路是什么?

       














     


以贡献求支持、以特色争优势、以创新谋发展。        
     


       

16.学校的治校方略是什么?

       

     


以法治理念治理学校,以教育规律管理学校,以市场理念经营学校。        
     


         

17.我校“十四五”规划目标是什么?

         

       


到2025年,建成“全国较大影响、行业地位突出、区域最具贡献的有特色高水平大学”。        


             

18.我校2035年远景目标是什么?

           














           


到2035年,全面建成“综合实力全国一流、行业引领作用突显、特色领域国际领先的高水平大学”。区域一流地位更为巩固,行业地位更加突出,国内外影响力大幅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优势明显,稀土领域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3—5个学科进入国内一流学科行列,关键指标稳居全省高校前三,学校进入全国高校综合排名前100名。


         

19.我校“五育并举”都有哪些举措?

         

       


“五育”是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我校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突出德育实效方面:

(1) 形成了“个十百千万”的思政工作品牌;

(2) 锻造思政“金课”,在全省高校率先启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3) 打造“江小理”“江西理工大学”等网络新媒体工作矩阵;

(4) 近三年发展学生党员共计5321名;

(5) 开设《红色文化》等课程,培育建设“红色班级”,开展“红色文化宣讲”“红色走读”等精品活动;

(6) 组织德育开题、中期检查及德育答辩工作;

(7) 实施“石榴籽”工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提升智育水平方面:

(1) 重视学生基础理论学习和综合能力培养,学生通识课程模块占43.5-44.5学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模块占4学分;要求每个专业设置专业核心课程3至8门(5年制≤10门),单门专业核心课程为2.5-5学分。

(2) 加强新工科和新文科建设,大力支持4个国家级及省级新工科、新文科建设项目,10个国家级、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建设;近三年学校积极开设21个辅修专业招生、19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帮助学生提高跨学科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每年资助近50类学科竞赛,资助经费近300万/年,2020-2022年,我校学生共获得国家级奖项561项,省部级奖项1343项,年均参与学生近8000人。

强化体育锻炼方面

(1) 学校坚持“四年不断线、课内课外一体化”实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

(2) 引进信息化过程管理平台,实时监测学生身体锻炼参与量;

(3) 建立俱乐部制教学模式,满足了学生体育学习的个性化需求;

(4) 力推课外阳光健康跑活动,年均参与15000余人,学生体测近三年平均达标率为97.3%;

(5) 攀岩队培养出世界冠军钟齐鑫、全国冠军潘旭华,健身健美队依托“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基地”,连续获得江西省体育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优异成绩。

增强美育熏陶方面:

(1) 开设了《大学戏曲鉴赏》《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赏析》《书法》《材料之美》等20余门校级公选课;

(2) 组建了“八角之声”合唱团;

(3) 创新性推出“长征精神”“红色记忆”等主题音乐思政课。

加强劳动教育方面

(1) 定期组织开展劳动教育宣传展示月、劳动教育宣传展示作品征集评选活动;

(2) 将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学习和实践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3) 定期开展校内卫生包干区清洁活动,完善志愿服务“周二行动”和“周六行动”让更多学生受到劳动教育。

三、院史院情基本问题


     

     

     

     

     

     

     

     

1.院训是什么?

     

     


 明德  励志 笃学  求真      


2. 学院历史沿革


       


1972年,创办工业企业电气化自动化专业隶属机电(械)系

1980年,成立自动化系

2001年,由自动化系(部分)和机械系组建成机电工程学院

2011年,从机电工程学院中分离出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交通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成立了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3. 学院的专业建设

         














       


5个本科专业: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本科专业。

硕博士培养: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一级学科硕士点,拥有电子信息、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培养领域,并在冶金自动化方向培养博士研究生。


4. 学院的实验平台            

         
         

       

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江西省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江西省应用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江西省磁悬浮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西省机器视觉及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江西省微电网关键装备工程技术中心、江西省高校智能计算与网络测控技术重点实验室

校级技术领域实验平台:嵌入式系统技术、西门子先进自动化技术、虚拟仪器           与检测技术、ABB工业机器人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新能源及微电网技           术、电机与电力电子技术、智能交通技术        


         

5. 学院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89人,其中教授、副教授42人,博、硕士学位教师占95%以上,有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37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江西省教学名师2人、江西省高层次领军人才3人、江西省学科带头人4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4人、宝钢优秀教师2人、江西省青年科学家1人、清江科技人才2人、清江教学名师1人。


         

6. 学院领导

         

       


党委书记: 于仲安 ;  院长: 刘细平 。


7. 学院的教学成果如何?

           

           



学院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坚持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有特色有影响的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和高水平教育教学改革成果;

(1) 创办了“3+1”创新教育实验班、江理-泰豪智能电网实验班、物联网等新工科教育创新实验班;

(2) 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教育部和江西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和江西省品牌专业;自动化专业为江西省优势专业(2019年),国家一流专业(2019年);

(3) 打造了“人文社科、经济及管理与专业创新实践相结合”的人才综合素质培养平台---欧林学堂;

(4) 学生可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设计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等由学院组织的专业学科竞赛。

         

       


         

8. 学院的欧林学堂是什么?

         














       


电气学院欧林学堂以“欧林三角”理念和新工科理念为指导,通过各类欧林小组活动,拓展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企业管理精神和艺术、人文、社会科学等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在广阔的人文与自然科学视野下系统地学习工科知识与技术,把工程和现实世界有机联系起来学习,全面促进学生专业与非专业素质的提高。欧林学堂由若干欧林小组组成。

目前欧林小组共有欧林干部类、专业能力拓展类、特色竞争力拓展类、考试提升类、假期竞赛类等五大类型,其中,特色竞争力拓展类包括科技类、公益类、文艺类、体育类、组管类、双创类、竞赛类、学业类及综合类等九类欧林小组。


         

9、考研和就业情况如何?

         

       


考研方面:考研录取率连续4年跳跃式增长,还诞生了“研霸班级”、“研霸寝室”和“学霸主席团”,近4年共354名毕业生考取研究生,其中共100余名考取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国家双一流学校。2023届考研录取率达27.86%,创历史新高。

就业方面:学院连续4年就业率稳居全校前列,其中2021、2022届毕业生就业率一次性就业率稳居90%以上,2023届最终毕业去向落实率(含联培)为87.17%(毕业人数499,就业人数435)。分别被中铁集团、江西铜业、西部矿业等众多央企、国有企业录用。


 

四、其他应知应会知识


     

     

     

     

     

     

     

     

1.教育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2.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根本培养任务是什么?

     

     


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三全育人”是什么?

       














     


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4.教育的“四个服务”是什么?

       

     


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5.破“五唯”是什么?

       














     


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


       

6.“五大发展理念”是什么?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7.“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什么?

       














     


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推进。


       

8.“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天津外国语大学 @2023